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不相信有司法官不收錢!」

桃園市副市長邱太三外傳將出任法務部長一職,引發關注。邱太三曾任民意代表、陸委會副主委及地方副市長,但他在法律界的經典事蹟應該還是1988年為聲援「吳蘇案」而辭任檢察官。

吳蘇案發生於剛解嚴的台灣,起於當時負責司法官紀律風氣的司法院第四廳廳長吳天惠。吳當時在法界中風評不佳,吳之妻蘇岡律師以能向法官關說為賣點,向委託人索取鉅款,企圖影響新竹地檢陳松棟檢察官所負責的一宗貪瀆案件,多次經由吳天惠以廳長身分打電話向承辦者施壓,蘇岡更在遭陳松棟多次拒絕接受關說後,堂而皇之來到司法宿舍,強迫陳檢接受賄賂,最後還撂下經典台詞:「不相信有司法官不收錢!」

陳松棟向同事高新武檢察官說明了這個狀況後,高新武檢察官遂決定在未知會檢察長的情況下,在為了紀念司法獨立的「司法節」當日,跨轄至台北搜索且逕行拘提吳天惠及蘇岡。高新武不依規定知會台北地檢署的行為,驚動了保守的檢察高層。檢察體系頻頻阻撓高新武偵辦此案,透過檢察長劉學魁依「檢察一體」原則,以高新武積案兩百件為由,要高檢察官交出案件,但高新武堅持拒絕政治干涉不願移轉,得到社會廣泛認同而聲名大噪,迫使檢察長讓步,改指派兩位檢察官共同偵辦。終於起訴到法院後,又傳出新竹地院院長黃金瑞嘗試要伸手介入,最終本案以吳天惠宣判無罪作結,造成包括審、檢、調八名司法人員憤而辭職,而邱太三就在這一波辭職名單中,三個月後,高新武檢察官辭職明志,當時一紙辭呈道盡改革者壯烈的情操。

這位吳天惠廳長,後來無罪定讞,在案件終結後還當上了我們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的委員,主掌全國公務員違法失職案件,為我們的公務員樹立錯亂的典範楷模。當時要高新武交出案件的竹檢檢察長劉學魁,在其任內,起訴了因受酷刑而被國際特赦組織聲援的邱和順,有意思的是,劉檢退休後還曾因配住位於華光社區的司法眷舍,被司法院、法務部追討職務宿舍,而向監察院陳情。而黃金瑞曾任美麗島案受命法官,後來升任新竹及台中地方法院院長,但在台中地院擔任院長期間,因他案被查出利用院長職權,連續超貸鉅款一億二千萬元牟利,遭公懲會判處休職五年。

吳蘇案作為引爆點

吳蘇案是檢察官從司法體制內部,揭開司法貪污腐敗的沉痾,改革意識自此啟蒙,吹響台灣司法改革號角。而吳蘇案引爆點,無非起因於高新武顧忌若先請示檢察長,此案即會直接「被結案」,而後檢察體系又試圖濫用「檢察一體」權限,要高檢察官交出承辦中的案件,吳蘇案所外溢出的社會效應顯示,執政者若將檢察一體做為穩固自己政權、整肅異己手段,檢察體系將不再被國民所信賴,越權拘提偵辦廳長的檢察官倒成了人民心中的司改英雄。

有鑑於檢察長官常「假檢察一體之名,行關說之實」,1998年檢察官改革協會喊出「檢察一體陽光法案」,同年法務部也隨之頒布了「檢察一體制度透明化實施方案」,目的都是為了要使檢察一體權限的操作,能夠在事後被公開檢驗,2012年法官法通過實施後,檢察首長行使案件指揮監督權,如果涉及強制處分權之行使、犯罪事實之認定或法律之適用,均應以「書面附理由」為之,如承辦檢察官拒絕接受,亦得以書面具名理由請求將案件移轉予其他檢察官,此陽光法案立意良善,以書面主義作為檢察一體執行方式,可使雙方權責分明,如無不可告予天下知之事,該指揮書面將可做為證據供事後檢驗,若檢察首長指揮立意良善,惟不被承辦檢察官所採,亦可以此釐清案件成敗責任歸屬。

但檢察一體所帶來的爭議,從1988年迄今,總是能在發生政治敏感性案件時扮演關鍵角色,縱在法官法通過後,亦未見我們的檢察首長們有所改變的決心,反而以此為手段,向執政者獻上自己的效忠的赤誠,在立院監聽案中,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因濫用檢察一體遭人詬病,在操作檢察一體時,亦不見首長遵守法官法書面主義的作為,身為檢察首長恣意接受自己支持政治人物的關說,以檢察一體之名,濫權操控所屬檢察官,檢察體系捍衛獨立性的使命蕩然無存。

蘇岡律師說她「不相信有司法官不收錢」,所言非屬她個人對司法的錯誤想像。王金壽教授研究指出,在戒嚴時期有百分之80以上的司法官會收錢,而且錢還能直接通往司法官辦公室,在解嚴後,這百分之80的司法官,也不會因為解嚴而離開司法界,或受到任何責任追究,但從吳蘇案的偵辦過程,我們可以發現,真的有不收錢的司法官存在,他們不只能夠不收錢,還願以辭職捍衛司法獨立。

事實上不是沒有不收錢的司法官,而是我們的司法體制容不下這樣的司法官,給不起不收錢的司法官一個足夠的辦案空間!高新武與其他司法人員的辭職下台,對比吳天惠廳長及其他試圖操控案件的司法長官們,在事件發生後,縱使得不到國民支持,仕途仍舊暢通無阻,這告訴我們的司法官一個訊息:「收錢事小,不聽話才是給長官還有自己找麻煩!」。

檢察體制風紀問題從解嚴迄今,或有消漲,但從未止息,曾任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官陳玉珍,因索賄81次,不法所得高達2325萬元遭法院判刑12年,南檢檢察官顏漢文覬覦15億寺廟財產,製造假車禍不成又買兇殺住持,一審遭判刑15年,隨便在網路上關鍵字搜尋檢察官收錢,資訊多到讓人害怕,身為國民不禁想問:我們的檢察體制怎麼了?什麼樣的檢察體制會造成檢察官收賄風氣像燒不盡的野火一般?而且這樣的檢察官還能受到上級重用而一路晉升!

邱太三從檢察體系起家,身為過去的司改急先鋒,承載法界對於檢察官制度改革的殷切期盼,倘若成為部長,憑著對檢察體系的認識及參與,自不能對檢察制度改革置身事外,應落實檢察一體的陽光監督,創造一個足夠讓檢察官辦案的空間。當時因著檢察一體不當操作而辭職,是否能本於初衷,掌握政黨輪替的改革契機,撼動離開已久的司法界,將會是國民及司改團體觀察重點。期盼新任法務部長未來能堅持人權、法治並且能貫徹蔡英文總統競選時所提出的司改理念,許國人一個不一樣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