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無此人|原來不合理的「國家暴力」是真實存在
2021-5-06
2014年318學運及324行政院驅離運動時,當時身為國中生的我,望著電視上怵目驚心的的直播畫面,說來慚愧,我能想到的只有這會如何變成社會公民科的考題,即便身為台北人、即便該次活動就發生在離我如此近的地方,當時的我卻也無動於衷。七年後,才藉由學校的實習機會,有機會真正接觸到了當年這場國家暴力。
這個年紀的我們,大多生活在和平安穩的世代,可以無憂無慮地暢言,卻未曾想過如今呼吸的每一口自由空氣,是多少學運先驅以他們的血淚換來,細想至此,其實湧起的是無數的感動及對前人的敬畏。
我曾經覺得「國家暴力」這個詞彙很矛盾,國家是由人民共同推舉、基於民意所組成的主體,其功能無非是保護其人民,怎麼會反過來用其所專屬的公權力傷害人民?
反觀個人相對於國家的力量,是很微不足道的,就如同此次的324事件,參與者們縱然並未從事任何反抗行為,只是進行和平的靜坐或集會,卻還是遭受到國家暴力粗暴地對待,這時我才體悟,原來不合理的「國家暴力」是真實存在的。
準備展覽時,我也看見了實習單位對於還原現場的用心,每一區塊的名稱也取得別出心裁(例如:院長的晚安曲),每一個展品的佈置也都有其意義,模擬高壓水柱車的水砲車,配合投影幕上當晚警民推擠爭執的影片,再佐以兩旁當晚就醫民眾的統計數字,栩栩如生的畫面似乎就在眼前重演。展場也放置了指揮官方仰寧當晚的移動地圖,特別的是在每個相對應的地點都有QR CODE可以掃描,能得知當時於此地確切發生的暴力事件。而對於血淋淋的頭條報導照片,現場也貼心地設置黑線避免民眾第一眼的視覺衝擊。
來觀展的民眾,多是持續對社會運動有所關注的,有些甚至是當初參與其中的主角,他們會娓娓訴說當時的情景,說當時的警察是怎麼放肆的傷害民眾、說當時的政府是如何漠視人民的呼喊,聆聽的當下其實更多的是震撼,那些只出現在資料中、展品中的血淚,如今卻穿越七年洪流真實地出現在我面前,我也一直以為身為導覽員,是我得告訴民眾關於324的種種,卻沒想到,到頭來其實是他們為我上了一課。
查無此人的展覽結束後,我們也參加了實習單位辦於台灣大學霖澤館的「佔領運動與言論自由研討會」,探討有關乎公民不服從理念的核心。探討過程中,也進一步思考,七年過去了,台灣到底有什麼進步?那些為了自由民主抗爭的前輩,除了付出受傷、金錢賠償的代價等等,甚至可能還深陷與國家的纏訟中,在歷史上雖沒有留下名和姓,卻撐起了這條漫漫的運動長路。
最後的最後,關於這場運動,我想引用「查無此人」的意涵來概括,是無從咎責的現實,卻也是此時此刻,我們能夠用我們的記憶避免的結果,也致敬那些為了守護台灣民主勇敢走上街頭的抗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