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一般實習

最後編輯日:2024.04.09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基於民間監督的理念致力推動司法改革工作,希望邁向司法平等化、專業化、人性化並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為使一般大專院校學生能適切應用其專業知識於公共參與中,民間司改會擬透過招收實習生方式,使學生有更多的實務學習機會,經由本會人員協助下,增強學生投身公共事務之熱忱與進入倡議團體工作之興趣。

實習期間

  1. 期中實習
    • 上學期:每年9月至次年1月
    • 下學期:每年2月至6月
  2. 暑期實習:每年7、8月
  3. 寒期實習:每年1、2月
  4. 實習總時數依校方規定。自主實習者,可自行安排實習時數(時數至少24小時)。

實習申請資格

  1. 國內外大學院校、研究所在學學生。
  2. 高中職學生申請需經本會工作人員面談,以確認符合個人的實習需求。

申請時間及程序

  1. 申請時間
    • 期中實習申請:若係【自主實習申請】,本會收到後會個別聯繫面談申請者,決定是否錄取後,再回覆申請結果。若係【學校合作實習計畫】則依據各校與本會合作方案執行之。
    • 暑期實習申請:至5月15日截止,申請截止日後1個月內通知錄取結果。
    • 寒期實習申請:至12月15日截止,申請截止日後1個月內通知錄取結果。
  2. 申請程序:
    • 自主實習(不需要學分認證):請填寫線上申請表單
    • 若需認證大學實習時數 / 服務學習學分 :請先詢問系所辦公室,確認系所是否與本會簽訂實習合作協議。若非與本會固定合作之系所,則可請系所發公文,檢附申請者個人履歷、自傳、實習計畫向本會提出申請。

實習作業要求

  1. 暑期實習:實習週誌、定期團督、結業面談。
  2. 期中實習:審案報告、參與案件討論會。
  3. 若學校另有規定繳交日誌、實習總報告,依校方規定辦理。

實習結果考核

  1. 以各校提供之「實習評量表」所列評量標準予以評分。
  2. 學校未提供評量標準者,以實習心得報告、實習期間出缺席狀況、交辦事項之完成程度、團體討論之參與程度予以評分,各佔25%。
  3. 完成學校所規定 / 實習計劃預計的實習時數者,予以評分並頒發實習證明書;未完成者,不予評分且不頒發實習證明書。

本會實習計畫理念

實習在當代法學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台灣既有的法學教育,主要都還是停留在書本內知識的學習。而法律是實用之學,到底在書本中的法律,實際上是怎麼運作、怎麼發揮作用的,沒有走出學校進入現場,是難以得知的。而看到實際上的法與學校中學的法,有怎樣的落差,一方面可以促使同學們理解學校所學的侷限,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同學們反思:為什麼事情會這樣?而我們所期待的理想法治社會又是如何?而我們又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改變它?

正是了解到既有法學教育的不足,司改會作為一個實際從事司法改革的民間團體,希望能提供同學們實際接觸司法現場的機會,因此與不同學校合作,開辦實習課程。

目標:人的培養

司改會的實習計畫,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培養」。

司改會非常重視同學們的實習,因為我們認為,每一個每一個來司改會實習的同學,都是司法改革的種子。同學們本身將來就可能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如果能透過來司改會實習而了解目前司法實務上的問題或弊病,就可能有意識地選擇自己認為比較理想的作法,而不會盲目因循既有的規範。就算同學們之後不打算從事法律實務工作,散在不同領域的同學們,都還是可以帶著在司改會學到、看到的東西,跟別人分享,讓司法的問題能夠更被看見、被監督!

因此如果同學們來到司改會,有任何想要學習、想要接觸的,我們都會盡量安排。有任何學習上覺得需要調整的地方,也都可以跟我們反應。

司改會實習的特色

如果要說司改會的實習有什麼特色,大概就是「法律專業」、「民間團體」、「改革力量」。

法律與倡議專業

司改會基本上是台灣少數匯集了法律專業志工之處,我們有許多律師參與我們的活動,而處理的議題也多半涉及法律專業。對於法律系學生來說,來司改會實習,比起參與其他非關法律的NGO活動,更能夠在專業上獲得刺激與成長。對於非法律系的學生來說,這裡有真實的個案與法案,讓大家能夠一窺法律的真相;這裡也有很棒的倡議團隊,可以讓各位學習如何將艱澀難懂的法律概念,轉化為親民與易懂的文字、圖像甚至影片。

民間團體

司改會是一個民間團體,並不是政府組織。許多法律系同學會選擇到法院或地檢署等官方單位實習,相較於這些官方實習單位,司改會是一個更為有活力、有彈性的實習單位。在這裡工作的人,都是有著熱情想要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人,沒有人是單純為了混口飯吃才來到這裡。來這裡實習,是可以感受到熱情活力的!而相較於官僚式的實習內容,把同學放到某一個處室作那個處室的工作,我們可以在同學跟我們反應之後,盡量調整實習內容。你想第一線接觸申訴案件、你想參與記者會、你想作法庭觀察、你想旁聽律團會議…都有可能!

改革力量

司改會基本上是一個倡議型的NGO,做的主要是監督政府、推動改革。在這裡實習,同學們有機會聽到對政府作法的批判聲音,並且了解這種批判的理由或邏輯何在。同學們不一定要贊同我們的看法,但是在改革的論述中,同學們絕對有機會磨練並發展自己的思考,避免將既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除了理解之外,同學也有機會實際參與改革行動,體會改革到底有何困境,而自己又能如何發揮作用。這些是在官方實習單位,或是在一般律師事務所實習,不容易接觸到的事物。

司改會各部門工作介紹

個案行動部

由專職律師、法務人員組成,負責第一線受理民眾申訴(包含申訴電話、申訴郵件),並統籌各律師小組,透過法律程序協助民眾檢舉不適任法官、檢察官、進行冤案救援,以及聲請大法官解釋憲法。

法律與政策部

由專職律師、法務人員與研究員組成團隊,負責針對重要法律與政策進行研擬,統籌各律師與專家小組進行制度性研究,必要時結合其他NGO夥伴一同研擬,並進行法案遊說與倡議。重要法案例如:人民參與審判、刑事訴訟法、法官法、檢警調制度改革、被害人保護、毒品制度改革、監獄制度改革等等。

組織倡議部

再感動人心的個案、再精闢的法案研究,如果沒有好的倡議方法,也無法發揮司改會的社會影響力。因此,我們有一組強大的「組織倡議部門」,集合活動、法律、媒體、設計等人才,進行以下的工作:

  • 活動:辦理包括講座、校園模擬法庭、暑期校園營隊、大型活動擺攤等工作。主要任務是藉由推廣活動,針對個案與議題與民眾進行對話。
  • 宣傳:包括官方網站維護、粉絲專頁管理、視覺設計、以及媒體統籌等工作。主要任務是藉由媒體及社群網路平台,進行司改會議題的推廣。

發展資源部

司改會是一個NGO,一切的工作支出,都來自民眾一點一滴的捐款。因此,「募款」絕對是支持司改會能夠繼續成長的重要工作。透過規劃小額定期定額方案、開拓大額捐款來源,讓民眾願意捐款支持司改會。募款部門主要的任務,就是開發潛在的支持者,維繫現有的支持者。

國際事務部

國際事務部成立的主要目標在於:配合司改會所關注之台灣在地議題,加強與國際法律組織以及公民團體的交流促進國際司法改革經驗之流通。

同時我們會特別關注亞洲地區與國際間的人權以及法治現況並開展國際性的人權與法治倡議與教育工作。

目前主要活動模式包括:籌辦研討會、與國際團體活動串聯、議題研究、書籍出版等。

實習內容的安排與提醒

在司改會實習,主要是協助處理申訴個案以及組織倡議的業務。司改會受理不適任法官檢察官、冤案、監所申訴、釋憲聲請的申訴案。而同學們可能會參與到的工作包括:接聽申訴電話、記錄面談經過、掃描與整理案件卷宗、繕打錄音逐字稿、撰寫案情摘要並提出處理建議、參與或旁聽律師團會議、蒐集國外法立法、研究法律制度、規劃與執行個案的社會倡議專案、製作懶人包、專題訪談與報導、籌辦座談會、協助準備記者會、參與法庭觀察等等。同學可以完整參與司改會第一線、第二線、網路上,甚至幕後的工作現場。

部分同學會排斥一些較事務性的工作,例如案件的掃描建檔,但是在實習時都還是建議要認真體驗,因為要做好這些工作都還是要很用心的。以案件的描掃來說,有時紙張頁面會被折到、貼上memo紙、大小不一、有單面有雙面;掃描機有時就是會卡紙、掃歪、漏掃。你遇到的話就是得要把折到的紙攤平、memo紙取下再貼回原處、注意紙張大小及單雙面來調整掃描機預設的原稿。掃描機卡紙時就是要小心把卡住的紙張取出,沒掃好的頁面就是得要重掃並再次檢查。這些事情確實瑣碎,但是就是鍛鍊工作態度的基本功。

部分同學則是會沒自信接手較思辨討論性的工作,例如撰寫案情摘要並提出處理建議,因為覺得很難、自己做不好然後就覺得挫折,或是害怕講錯就不敢發言。但其實這是重要的學習機會!專職人員會告訴同學哪裡可以寫得更好,教同學如何查詢資料、組織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必要時安排律師指導,或是請同學將問題帶回去問學校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同學能逐漸培養清楚論述案件重點,發掘、釐清問題,並提出自己意見的能力。在過程中有問題也都可以儘量問專職人員,我們都會盡力協助各位。

部分同學則是會排斥第一線接聽申訴電話,因為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會講錯或處理不好而壓力很大。但是我們會安排培訓課程,跟同學分享第一線接聽申訴電話的基本心態與要訣。而同學在接聽電話的過程中,如果有任何狀況是覺得自己處理不來的,都可以告知專職人員,由專職人員接手處理。其實第一線接聽申訴電話是很重要的學習機會,同學們要好好把握。因為法律工作不可能單純處理「案件」的問題,而還需要處理「人」的問題。透過接聽申訴電話,同學們可以學習如何與當事人應對,並在互動中,嘗試掌握對方到底在意的是什麼,並且與之溝通。在此過程中,同學會感受到,案件絕不只是冷冰冰的檔案堆疊,而是許許多多的人、有溫度的生命故事。由此同學有機會理解,司法可能多麼強烈地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而反思自己到底要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

雖然在實習安排上,我們會盡量讓同學有機會體驗所有的工作,但也會按照個別同學的學習意願和專長,調整工作內容。在司改會實習,主動學習,也就是盡量提出自己想多學多接觸的面向,以及各式好奇和疑問,最能夠收獲滿滿!

一般實習課程類型與合作學校

目前司改會基於不同學校學生實習上的需求,實習課程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 期中實習

    司改會在學期中會與不同學校合作,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時數從72小時(東吳大學法律系)、24小時(台灣大學法律系、台北大學法律系)、18小時(政治大學法律系)不等。期中實習的時數通常較短,同學通常每週固定來會一至二個半天。固定每週來會半天的好處是,同學可以持續學習,又不會覺得壓力太大。不過缺點是,有時事情做到一半,下週再來時已經有點忘掉自己事情做到哪裡。部分同學由於期中課太滿,也會表示希望能於寒暑假來實習,基本上只要學校那邊允許,司改會都可以配合調整。

  2. 暑期會內實習

    暑假是司改會最多實習生同時來會的時期。暑期實習的時數,依據學校的不同,實習時數從整整2個月(東吳大學政治系)、160個小時(靜宜大學法律系、高雄大學法律系)、72小時(文化大學法律系)、36小時(真理大學法律系)不等。暑期實習通常會是連續來會數個整天,時數較長者,能夠比較完整並深入參與司改會的工作,而時數較短者則比較偏向體驗式的學習。暑期實習的話,由於同學通常比較能夠密集來會實習,比較不會有每週固定來會半天,事情做一半忘掉的情形。此外,暑期實習有比較多的機會認識不同學校的同學,而且因為同學多,也會安排一些合作性或小組性的工作。不過暑期實習的缺點在於,有時因為同學太多,專職人員沒有辦法比較細緻地照顧或了解個別同學的狀況,同學需要更多的相互照應與彼此學習。

  3. 專案實習

    專案實習指的是實習課一開始就明定以特定主題作為實習的內容,此種專案實習主要是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合開。司改會與中原大學合開過的專案實習包括關廠工人、人頭帳戶、太陽花學運訴訟案件等等。專案實習的內容會與一般來司改會申訴中心實習的內容不同,要看不同專案內容而定。

  4. 外國學生來會實習

    少數外國學校的學生會寫E-mail表示希望能來司改會實習。外國學生來司改會實習,基本條件是必須要能以中文進行口頭溝通,而實習內容則會隨著不同同學的中文能力、對台灣法律體系的了解程度、感興趣的主題,而有所不同。通常我們會安排同學,協助更新司改會英文網站資料,也會安排較多的參訪行程。如果需要的話,也會安排台灣學生擔任助教,協助外國學生在台灣的生活安頓與學習。

  5. 社工實習:

目前本會有具備社工師執照的督導,可以提供社工系/所學生正式實習。若欲申請,請另參考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