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座談側記|法律人=法師?為你超渡生活中的大小法律問題

生活法律百百種,本次講座將聚焦在車禍案件及網路購物的糾紛,透過輕鬆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常發生的案例及其相關法條,除了預防糾紛的發生,也能在事情發生後後積極正確的解決問題!

發生車禍怎麼辦?

發生車禍當下最重要的是報警,警察到現場會做初步的案件釐清(如:判斷路權),並開出初判分析表,而路權指的就是用路者有優先通行的權利,也是判斷交通事故肇事責任的基礎,有警察的介入並留下證據,能避免產生保險拒絕理賠或是進入訴訟責任無法釐清的問題。初判分析表、現場圖以及照片,通常在車禍事故發生一週後,可以向報案的警察局申請,或是上內政部警政署做線上申請,並指定鄰近的警察局索取,若對初判分析表有疑慮,可以在期限內向車禍鑑定委員會會申請鑑定,若對車禍鑑定不服,可以去做車禍鑑定的覆鑑,若還是不服,可以送學術機構(如:逢甲大學、警察大學等等)做更專業的鑑定。

通常發生車禍案件會面臨到三種責任,分別為刑事責任(如過失傷害罪、肇事逃逸罪等等),要特別注意過失傷害罪為告訴乃論,只要雙方達成和解即可撤告,而肇事逃逸罪為非告訴乃論,因此是無法撤回告訴的;行政責任(如:吊銷/吊扣駕照、吊扣汽車牌照、罰鍰、記點、講習);民事責任(如:財產損害賠償),損害賠償的請求權時效為知道損害發生起兩年內。

網路購物

為了避免消費者在匆促下無法做出理性消費決定,消費者保護法讓透過通訊交易(如:電視、雜誌、網路等等方式)或訪問交易獲得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在收到商品或服務後,有七天的鑑賞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商品或服務,都適合在購買後退貨或取消,以下列出七種情形不適用:
一、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退貨時即將逾期,如:鮮奶、蛋糕。
二、客製化給付,如:量身訂做的衣物。
三、報紙、期刊或雜誌
四、經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五、非以有形媒介提供的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的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才提供,如:付費APP、電子書。
六、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貼身衣物。
七、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網購詐欺

網路犯罪手法往往隨著網路使用習慣與時下熱門話題而變化,現在,手機拿出來幾秒鐘就能成功購物,但也因為這樣,我們很容易會失去警戒心。有些商品的出貨時間較長,當包裹寄來時,常常會忘記自己到底買了什麼,收到取貨簡訊總會抱持著先領再說的心態,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領到幽靈包裹,又或是依照簡訊指示匯款、提領再轉帳,也極有可能被誤認為詐騙集團的車手,以上行為不只會賠了錢,也可能讓自己吃上官司。提醒大家,在網路上購物時,務必要留意目前相當猖獗的網購詐騙,一定要確認過是否為自己訂購的商品再取貨,否則別輕易地付款取貨。最後呼籲大家,不隨意付款、不幫人領錢,就是避免自己成為受害者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