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與科技偵查 2020年9月,法務部公告《科技偵查法》草案,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線上搜索等均納入偵查手段,引起矚目。民間司改會立刻組織專組、著手民間版草案之撰擬,並辦理多場研討會,邀請法律及科技界的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促進社會對話。
同時,針對政府提出的各種《刑事訴訟法》修法,我們也每月固定召開研修會議,撰擬民間版或提供修法建議,確保修法的方向,都能夠保障人民權益。
- 2022.5.19 參與司法院座談會,就《刑事訴訟法》金字塔改革提出修法意見
減輕司法負擔暨提升司法品質專案 台灣司法負擔過重已久,法官、檢察官、書記官及法警都過勞,人力吃緊、 案件量沈重,進而影響辦案品質。司改國是會議對此也曾決議,並陸續提出再議制度改革、書類精簡以及立案審查中心等方案。
對於這個問題,民間司改會也成立專組投入,在長期研議討論之下,希望提出更多可能的解決之道,達到減輕司法負擔、提升司法品質的目標。
- 2022.1.10 減輕司法負擔、提升司法品質~草案公佈記者會
- 2022.5.7 減輕司法負擔、提升司法品質研討會
藥物安全教育 法律在用藥兒少的早期干預措施扮演重要角色。惟台灣法制散落各地,對於有心協助的校園夥伴來說,不易在教學、學務及輔導的不同工作面向調動資源給予協助。且輔導介面的轉變亦有不同的法定義務、行動空間,法律問題在輔導過程始終存在。
為提升提升第一線教師藥物安全知能,並適切處理用藥兒少的隱私及管教策略。我們集合各界關心此議題的夥伴,製作《藥物安全教育手冊》,並透過具體案例導引基本的應對觀念,讓教師瞭解到如何在教學現場與用藥兒少相處及其所具有的法定責任,同時適切地與社工及司法合作並提供協助。
監督國民法官法 面對2023年1月1日即將施行的《國民法官法》,民間司改會蒐整全台法院第一手文件,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並提供觀測指引及問卷;並集結各地關心改革的夥伴,對制度提出建言,同時對子法表示意見、辦理記者會、工作坊與座談會,讓審檢辯學及大眾都更了解制度運作,協助人民參與審判制度能夠順利在台灣落實。
為了普及相關之能,我們於2021~2022年間,也接受大安社區大學、松山社區大學、台灣大學學生會學術部、中正大學、中科實中等邀請介紹國民法官制度;於台北、新竹、台南舉辦3場「國民法官種子講師工作坊」;並舉辦3場「市民觀察團說明會」,與一般民眾一起旁聽、參與法院的模擬法庭審判。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 2020年正式成立「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期待參考法律扶助基金會的設立,設立全新的機構,以「官辦民營」的方式,提升的各項資源運用效能,強化犯罪被害人的權益保護。專組成立兩年餘,草擬出了全新的民間版《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進行了全國性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拜會,並舉辦5場記者會,積極促成通過新法。
- 2022.4.7 看見被害人權利曙光,期待改革更加務實完善~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記者會
- 2022.9.22 改革尚差臨門一腳,犯保法案儘速通過~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記者會
檢警調制度改革 我國警察不合理的績效制度,除導致第一線員警因績效制度疲於奔命外,甚至為滿足績效要求,鋌而走險作出違法偵查行為之案例。從中和員警踹青少年頭、音樂老師當街無故遭押制上銬、或是三重員警不當盤查外籍移工等事件,都顯示警察不當盤查、過當執法仍然在發生。
民間司改會除持續監督司改國是會議有關警察制度改革之後續,在警察濫權新聞事件發生時,也積極介入協助當事人尋求國賠資源、開記者會、形成倡議行動。例如三重員警不當盤查外籍移工事件,我們與20個移工團體聯合發表聲明,並拍攝紀錄片乙支,持續關注此議題。
- 2022.1.20 不惜違反偵查不公開,也要搶媒體版面?要求儘速成立警察績效管理委員會 記者會
- 2022.6.22民間團體呼籲警方停止對移工歧視性執法之聲明
民間監督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聯盟 在2017年8月12日總結會議後,為期十個多月的「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宣告結束 。然而,司法改革的眾多工程在會議後才正要開始。民間司改會與其他民間團體共同組成「民間監督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聯盟」,每年透過記者會、座談會或系列講座,追蹤司改決議落實的狀況。
- 2022.8.11 司改成績別放棄,最後衝刺待努力~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五周年記者會
司法科學與鑑定 民間司改會早年自關注鑑定制度改革議題開始,包括2002年開始關注法醫與鑑識制度改革的問題,並於隔年舉辦「刑案現場初步處理準則」座談會,或2008年參與刑事人權法案推動聯盟,共同提出民間版《刑事訴訟法》草案,要求引進專家證人的制度。
近年,司法科學聯盟小組致力於研議我國專責之司法科學研究院之相關組織法,並持續推動、探尋我國司法科學制度完善之改革;同時,在發生重大新聞事件時,給予監督並提出訴求。
- 2022.1.12 毒品鑑驗烏龍,暴司法科學的系統性缺失~儘速建立國家司法科學委員會 記者會
- 2022.5.28 高醫毒品鑑定事件之檢視與展望 線上座談
- 2022.4月至今研擬民間版《國家司法科學研究院組織法》
憲法訴訟法 針對基本人權遭受重大侵害、涉及重大公益,並符合憲法訴訟要件之案件,民間司改會一直有接受民眾申訴。近年協助之案件包含:戴立紳揭弊者免職案、徐國堯不當免職案、蘇建和受刑求之自白可歸責而酌減刑事補償案、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罪違憲專案、微罪撤銷假釋釋憲專案,皆是我們共同努力而成。
新制上路後,我們也針對原住民族身份法案、考績丁等免職案、徐國堯工時案、健保資料庫案、更二連身條款案等重要案件,出具「法庭之友意見書」,並持續關心、監督憲法訴訟的運作。
- 2022.11 因應司法院憲法訴訟法修法草案,提出對案並出席立法院公聽會
國家賠償法研修 行政院於2021年9月2日通過《國家賠償法》的全文修正案,對於人民權益、機關作為及國家責任制度之影響深遠。
民間司改會遂成立修法研議小組,立刻著手草擬民間版修法草案,小組成立1年已開過超過10次會議。目前已完成民間版初稿,後續將召開研討會、擴大收集意見,促成更加進步的修法,讓每一位因國家違法而受害的人民,都能討回公道。
民事訴訟法研修 民間司改會向來支持「金字塔型訴訟制度」改革方向,但主張應有完善配套措施、強化事實審的審判品質,穩步漸進推動改革。因此,針對司法院以「限縮人民上訴權」為重的改革方向,不僅客觀條件尚未成熟,也缺乏適當的緩衝。除了反對司法院的方向外,我們也積極研擬強化事實審的修法草案,致力於打造一個有效保護私權的民事審判制度。
- 2022.3.16 司改會邀請各地律師:監督「民事訴訟法金字塔型訴訟制度」修法諮詢會議
- 2022.3.21 「侵害人民上訴權的司改,蔡總統,您支持嗎?」反對官方版《民事訴訟法》修法連署記者會
- 2022.4.20 限縮人民上訴權,衝擊影響評估何在? 落實司法改革建構金字塔型訴訟制度公聽會
- 2022.3月至今 持續召開研修會議,研擬民間版《民事訴訟法》改革草案
行政訴訟法研修 2022年6月22日,《行政訴訟法》經總統公告,並預計於2023年8月上路。
為使《行政訴訟庭》修法可以反映人民之實際需要,並使人民對政府提起的訴訟可以更加有效、公平地被處理,民間司改會成立修法研議專組,檢視司法院版草案及現行行政訴訟事件的實務問題,並繼續研議《訴願法》等制度,提升人民權利的保障,並強化以訴訟監督政府的效果。
- 2022.5.24 聲明|行政訴訟制度大翻轉,立院要為人民權益把關
- 2022.7.22就《行政訴訟法》第273條關於再審規定之修正意見
- 2022.7.27就《行政訴訟法》第232條第3項辦法訂定之意見
監所申訴與制度改革 在監獄高牆裡所發生的一切,並沒有與自由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斷絕。事實上,監所人權狀況,是檢視一個國家基本人權狀況的重要指標。2020年,新監獄行刑法及羈押法施行,新法回應了2017年間所召開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以法治化及透明化為基本原則,並因應法治化的要求,訂定了32個授權辦法及施行細則,法規範密度大幅提高。司改會在新法上路後,完成一系列「收容人權益手冊」供受刑人索取,並透過持續每月數十位來信反應在監問題的受刑人通信,個案給予法律諮詢與協助,更是透過監所申訴案,累積制度改革的素材。尤其對於新法中外部視察小組運作之情形,組織志工團、開記者會發表評論、投書,特別密切監督。
法務部預告《少年矯正學校處處遇實施條例》後,持續參與法務部研修會議,提供民間修正意見及建議。
- 2022.1.19 記者會|落實外部獨立 貫徹透明監督~110年監所外部視察小組年度體檢
- 2022.6.5 投書|讓陽光照入監所:對監所外部視察委員遴選的期待
- 2022.10.6 投書|監所外部視察小組必須更具獨立性與積極度
- 2022.9.19 文章|殺警案後,外役監相關問題的釐清
- 2022.10.24 文章|外役監排除重大犯罪,社會就安全了嗎?
獨立刑事案件覆審制度倡議 在臺灣,刑事有罪確定案件如果想要尋求平反,主要是透過再審、非常上訴等非常救濟管道,但要推開法院大門,始終困難重重。為增加冤案救濟管道,2017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一分組會議討論,參考英國、挪威等國的制度,建議政府研議建置獨立行使職權之「刑事確定案件檢視機制」。司改會成立獨立刑事案件覆審制度研議小組,研究英國、挪威等國所設置的「刑事案件覆審委員會」(Criminal Cases Review Commission)如何運作,並草擬本土版修法條文,持續滾動式修正及遊說中。
- 2022.7.14 2022獨立刑事案件覆審制度研討會:英國、挪威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