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側記|從COVID-19回望疫苗施打政策——群體保護與個體選擇之間的平衡

2019年底,COVID-19首次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被發現,迅速擴散至全球,演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截至2022年6月20日,全球已累計報告逾5.39億例確診病例,其中逾631.8萬人死亡,病死率約爲1.17%,成為人類歷史上重大流行病之一。

在當今台灣,每日確診數已經超過一萬例,政府持續推行疫苗施打和提高疫苗覆蓋率等政策。所有民眾都必須持有疫苗護照,按照規定方可進入特定場所,其中未施打三劑以上疫苗者不得入場。

台灣目前的疫苗施打政策是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2021年12月8日發佈的新聞稿制定的。「自111年1月1日起,強化因工作或服務性質具有『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部分場所(域)人員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以嚴守社區防線」新聞稿内容更説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由於國際疫情持續嚴峻及Omicron新型變異株之威脅增加,考量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量能尚屬充足,為積極防範社區傳播風險,自1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權管場所場域之工作人員及從業人員,屬於維持醫療及防疫量能者、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即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第1、2、3、7類對象),以及矯正機關、殯葬場所工作人員等(詳如附件),因工作或服務性質具有「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特性,將強化上述人員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共同維護國人健康安全。規範原則如下:

一、上述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權管場所場域工作人員/從業人員皆應接種COVID-19疫苗2劑且滿14天(最晚應於110年12月17日前接種第2劑疫苗);新進人員於首次服務前,倘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且滿14天,應提供自費3日內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

二、倘人員曾為COVID-19確診個案,且持有3個月內由衛生機關開立之解除隔離通知書者,可暫免檢具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惟應於解除隔離滿3個月後,儘速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新進人員並應於首次服務前,提供自費3日內PCR檢驗陰性證明。

三、倘人員經醫師評估且開立不建議施打COVID-19疫苗證明或個人因素無法施打者,須每週1次自費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後,始得提供服務,新進人員並應於首次服務前,增加1次自費3日內PCR檢驗陰性證明。

指揮中心強調,為確保相關場所場域人員自111年1月1日起皆能符合上開規範,各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將加強督導,請相關場所場域鼓勵未完整COVID-19疫苗接種之工作人員及從業人員,儘速於110年12月17日前完整接種2劑疫苗。

誠如首段對於政府強制實施的疫苗政策,人民可能會質疑是否侵犯了個人自由選擇。然而,面對如此具有傳染性的病毒,許多人認為接種疫苗是當務之急。政府在2021年的疫情初期推出了疫苗預約系統,家家戶戶搶著預約,甚至一早排隊等待殘劑。按照1到10類別的順序安排人民接種疫苗,但我們必須問,人民對「疫苗」的知識和預約情況是否達到了平衡?

在這種情況下,當人們可能尚未形成清晰的思考之前,許多人已經接種了疫苗,便被大大小小診所蓋上了「合格」的勛章,似乎疫苗是不容置疑的好事。的確,疫苗可以預防許多疾病,但人們是否真正了解這些疫苗的開發過程和實驗驗證過程,以及在大規模接種中的風險?現在,mRNA疫苗已經在大規模的體制下推廣,但這種積極性的政策是如何實現的?這引出了知識和權力之間的交互作用。

大規模的疫苗接種,雖然可能對個體帶來一些副作用,但對整個社會而言,卻具有重大利益。這種做法代表著社會針對潛在感染風險的全面控制,讓每個個體都參與接種,以達到保護整體群體的目的。可以說,這是為了「以保護之名,實行強制」的政策。

不同國家對於疫情採取的政策各異。2020年的疫情爆發可能只是2021年序幕,而台灣在2022年單日確診數已突破萬例,政府對疫苗覆蓋率的強化控制也反映了其應對策略的演變。然而,與疫苗初期普遍的信任相比,現今不少人開始對疫苗產生疑慮。這些擔憂包括無法預知的副作用和仍然出現重症病例的情況。政府似乎透過知識權力技術來合理化其治理政策,並將其與政治權力相關聯。這些政策聽起來多麼合理,政治權力技術便隱匿的多麽漂亮。

在政策層面,對1、2、3、7類人員的強制接種政策引發了爭議。治理需要伴隨著真理,但對於疫苗的真理存在多種不同的觀點。許多專業人士,包括醫學教授,都在勸告人們不要接種疫苗。許多醫護人員可能感到無法選擇,因為不接種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即使FDA首次公開了輝瑞疫苗的安全性數據報告,其中包含了1291種副作用,疫苗的真相依然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是否仍然可以繼續強制執行政策?

對於政府的強制性疫苗政策,有人持不同意見。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是否是治理,還是更接近專制?在當前敏感的時局下,疫苗的規訓已滲透社會,是否必須讓政策無限制地肆意宰割,進而影響已經做出選擇的個人?從過去的瘟疫規訓到今天,歷史似乎在不斷重演。平衡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好處和個體的自由選擇權,許多國家已實行強制性政策,但在缺乏全球統一真相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深入思考這些問題,平衡知識、權力和個人自由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