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新聞稿|《幸彤在監獄》在台放映,一週內逾300人支持 共同看見困境、展望未來

今年適逢台灣318十週年,也同時是香港雨傘運動十週年,「29原則」與「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下稱「司改會」)將於2024年3月19日合辦《幸彤在監獄》紀錄片首映會暨座談會,並與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律師公益事務委員會、國際法委員會、移民法委員會、司法改革委員會共同合作,邀請民眾在此重要時節裡,卻顧所來徑,也將眼光展望到未來、心懷放大到區域民主自由。

爰司改會與29原則共同發表新聞稿,發布以下兩點聲明:

 

一、香港面臨威權擴張,台灣應持續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空間

2020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鄒幸彤律師多次因支聯會及發表六四文章,而被拘捕及檢控。隨後,鄒幸彤因公開拒絕提供支聯會的外國聯繫資料給警方,於2021年9月8日早晨在辦公室被捕,關押至今。本次放映主辦單位之一「29原則」作為關注中國及香港維權律師及法治發展的人權組織,希望透過推出本紀錄片,讓民眾一同見證幸彤律師面對威權無所畏懼,即便身陷囹圄仍不屈不撓的精神。

中研院法律學者、同時也是司改會國際組召集人陳玉潔老師在接受司改會訪談時提到,「只要香港人還沒放棄,我們就沒有資格放棄。」她指出,雖然身在台灣的我們,似乎難以直接對香港的民主倒退提供具體的協助;但事實上,如果我們將眼光拉長,以大歷史的時間跨度來看,即便我們做的事情在當下看來再微薄都有意義,絕非徒勞無功。尤其近日香港政府正在加速推行《基本法》23條立法,這是繼2020年香港國安法之後,再更進一步以杜絕境外勢力之名侵蝕香港的民主法治,其不論在罪名層面的寬泛化或是正當程序層面的掏空化,皆是為了切斷香港與外界的聯繫,使港人更加孤立無援。

因此,在台灣社會中搭建起能夠長期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空間」,甚為重要。所謂的空間,可以再細分為法制空間、物理空間、文化空間(cultural space)。身為法律專業組織,司改會未來將持續關注港澳條例及政治庇護制度如何完善;在文化空間的搭建上,則會持續與如「29原則」及其他香港團體合作交流,使台灣在香港議題的公共知識領域更具持續性及可近性。

本次舉辦《幸彤在監獄》紀錄片首映會暨座談會,即是在文化空間上的倡議努力。截稿至今已有不分台人港人,包含律師、學者,及社會大眾等逾300人報名,可見台灣民間在支持香港民主法制上,仍有不容小覷的能量與潛力。目前也已經有眾多學校單位、公民團體接洽中,將紀錄片帶到台灣更多地方播放。

回顧當時台灣與香港兩個民主運動活躍地交流,互相在道義上與行動上給予彼此支持與砥勵。勇氣是會感染的,陳玉潔老師深信,只要我們把自己準備好,把社群延續下去,即使現在沒看到立即的改變,並不代表未來永遠沒有空間;策略可以調整,但信念絕對不變,民主運動是個漫長的馬拉松,唯有持續不斷、細水長流,才有機會脫離威權。

 

二、律師在社會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律師社群更應持續聲援香港律師

2014年台灣318事件爆發,讓全世界見證到公民社會抵禦威權的意志與力量,對台灣自身的民主法治留下深遠影響。不僅在政治與社會上,司法上針對煽惑罪、抵抗權、公民不服從及國家暴力追究,也是司改會的義務律師團堅持陪伴當事人走過十年訴訟,才為台灣留下了重要法律見解。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台灣一群義務律師也共同發起法律扶助計畫,成立「香港抗爭者支援工作台灣義務律師團」,由司改會支援行政後勤。

本次放映,特別邀請到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律師公益事務委員會、國際法委員會、移民法委員會、司法改革委員會,五個委員會共同支持,即是為凸顯幸彤的律師身份,其作為律師,不畏威權政府打壓與威脅,在社會運動中發揮公義之精神,令人感佩與尊敬。

台灣在威權統治時期,受到國際社會眾多聲援的協助。如今,台灣法律圈的夥伴,也希望持續提供香港最堅實的道義支持。且道義上的支持,必須轉化為有持續性的實際行動,共同面對困境,展望未來。

 

新聞聯絡人

民間司改會 國際事務暨數位人權專案經理 黃律師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