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新聞稿|「請問賴總統,司法改革怎麼改?」 記者會

賴清德總統將於下周一(2024年5月20日)就任為台灣的第16任總統,面對蔡英文總統留下來的司改未竟之業,我們想問賴總統:司法改革怎麼改?選前的承諾,是否會兌現?

大選前,民間司改會及全國律師聯合會等18個團體共同拜會各黨總統候選人,提出2大訴求:

  1. 總統候選人於當選後,應廣納民眾的聲音,建立公開對話的機制,凝聚司法改革及人權保障的社會共識。
  2. 總統候選人於當選後,應設置常設性、納入民間參與的「司法改革委員會」,針對改革措施的落實,建立穩定、有效的檢討及監督措施。

對此,賴清德總統當時也認同要廣納民意,建立公開對話機制以凝聚共識;並指出由一個常設性、任務性質的機制來落實司改,是值得檢討、執行的方向。

於賴總統就任的前夕,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勞工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等8個團體再度集結,共同呼籲賴總統應盡速兌現改革的承諾。

一、盡速展開社會對話,凝聚司法改革共識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4月23日公布的調查,司法改革是蔡英文總統任內的八大政策中,滿意度最低、僅有35.6%,不滿意度則高達54.6%位居第一,且與其他政策顯然有差距。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GG4___Cx5HNE8_pN18DedMCpZHX3-X6/view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YagdhbHyUg6fKL1aJIbY5mKUOK4UcVG/view

蔡英文總統曾於2016年至2017年間,透過「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作成326點決議,雖就部分的點次有進展,但也存在零進展的六大不足(詳參2023年8月7日新聞稿)。對於相關改革遲滯不前,實有逐一檢討的必要。諸如「司法負擔過重嚴重影響案件處理的品質及速度」等在2017年後重要的新興司法改革議題,也必須再次討論。

同時,民間司改會針對立委選舉,也於去(2023)年11月,對各政黨提出了7大司改問題。對此,民進黨也認同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但對於解決方案多有所保留或回應模糊(詳參民進黨回覆司改7問)。這也印證了相關改革議題亟需進行對話、凝聚共識。同時,我們也期待在各司改議題的對話中,國民黨、民眾黨都能依循選前的承諾,加速推動並支持改革(詳參國民黨民眾黨回覆司改7問)。

對於前任總統改革的未竟之處,我們認為新的執政團隊應嚴肅以對,盡快展開對話、廣納各界意見、凝聚社會共識,以推動下一步的司法改革。

二、建立常態性監督機制,落實司改承諾

司改國是會議決議未能逐一落實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欠缺了「常態性監督機制」,致使司法院、法務部等主責機關於推動改革時,未能積極、有效。

以「堅實並提升第一審審判品質」來說,司法院雖然提出了上訴審的改革,並以限制人民上訴權為主要方向,但幾乎沒有對應地提出「強化民、刑事第一審審判品質」的對策,針對證據法則的檢討也無疾而終。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警政署主管的決議點次下。警政署雖認同警察績效制度亟需改革,卻明確拒絕「成立警察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決議;而至今的警察績效目標,仍被「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評為「不現實、不合理、不合法」。

有太多的例子可以顯示,雖集眾人之力作成了具有改革前瞻性、進步性的決議,但在行政機關的抵制下也只能無疾而終。我們希望,賴清德總統能夠兌現選前的承諾,透過於總統府下成立常設性的「司法改革委員會」,以確實、積極的推動改革,為司法帶來真正的改變。

出席人員

黃旭田|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林永頌|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董事
杜瑛秋|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林哲寧|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蕭仁豪|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常務理事
黃嵩立|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政策中心主任
王 曦|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張哲誠|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研發專員
左欣平|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倡議專員
高俊傑|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倡議專員

新聞聯絡人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律政策部主任 呂政諺律師
電話:02-2523-1178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