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跳TONE講座】陪伴者—李晏榕律師

很快地,又來到律訓學員跳TONE茶會的時間了。這一次,我們邀請了陳又新與李晏榕兩位律師,來到司改會,與第24期第五梯次律訓學員分享他們多采多姿的律師生活,希望即將開始執業的新進律師們,可以對未來有更多元的想像。

相較於其他離開校園就開始執業的律師,李晏榕律師的執業生涯顯得特別。大學時期同樣雙修法律與社會工作的她,對於參與社會充滿熱情。因此,在完成學業之後,優先選擇考取社工師執照,並在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服務,協助因配偶外遇離婚的女性,走出傷痛。一年多後,才轉戰律師跑到,進入一間國內大型事務所擔任受雇律師。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我的指導律師真的滿勇敢的,」李晏榕律師說,「通常接下案子之後,他就會交給我們全權負責。」初入行的李晏榕律師,面對當事人質疑她年紀輕、沒經驗,只能藉由過分老氣的裝扮,掩護套裝下那青澀依舊的自己,但她的潛能,卻也在這過程中被激發出來。「你要相信你是可以的!」李晏榕律師鼓勵新進律師們:「你可能會需要找方法,但你要相信你有能力handle當事人的期待和要求。」她強調,面對官司,任何一位當事人都比律師更慌張。而律師的專業價值,正是能夠有條不紊地協助當事人釐清問題、提供法律建議,並以處變不驚的態度面對法官和檢察官尖銳的提問。

李晏榕律師在大學時期,就對家事案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認為,法律每天都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它的專業訓練卻是非常去人性化的。或許對於其他類型案件的當事人來說,他們的人生會隨著案子終結,回歸平時狀態;但對於要走出婚姻關係的當事人來說,案件的終了,卻是他們全新人生的起點。當事人必須藉由法律形塑他們的新生活。因此,比起把自己視為一名處理家事案件的律師,李晏榕律師更常將自己定義為當事人的陪伴者。

「離婚案件有時候真的很煩」李晏榕律師半開玩笑地說,「當事人說的話通常都和法律沒有關係,甚至還連對方的簡訊要不要回都要問我!」她表示,家事案件複雜之處,往往並不是法律癥結,而是如何處理當事人的情緒、理解他們的想法,並在不違背他們意願的前提下,提供專業建議。然而,這些卻是法律的專業訓練所缺少的。

由於對社會、文化與法律系統的互動充滿好奇,李晏榕律師在執業生涯邁入第三年時,決定放下手邊的工作,前往法國進修性別研究與人權法,並在期間考取了法國律師資格。「我對婚姻制度很感興趣。親屬、繼承法等,是最受文化價值所影響的,」李晏榕律師說:「某種程度,法律就是在複製社會主流認定的價值。」因此,她也鼓勵律師們,未來在執業生涯中,若有觀察到「需要被改變」的事,也可以積極參與推動改變,以自己的方式關心社會。

完成在法國的學業之後,李晏榕律師回到台灣,與另外兩位女律師共同成立了德臻法律事務所。純女性的律師事務所目前在台灣社會仍相當罕見。根據李晏榕律師的觀察,比例上多數台灣女律師仍偏好受雇的職位;而部分選擇獨立執業的契機,卻很可能是為了在接案之虞,仍有時間照顧孩子。對於這個現象,李晏榕律師略感遺憾,她認為女生要對自己更有信心。至於她個人的夢想,李晏榕律師則笑著說:「我45的時候,就不要當律師了。或許開個小酒館,還是去選舉,都好!」並強調人生的路無限寬廣,保持開放的心胸,不需要刻意極限自己的發展。

「有一些經驗,你沒有,不代表他不會發生在別人身上。」李晏榕律師認為,狹隘的視野會讓人不了解社會的運作。因此,除了建議新進律師們,在尚未找到明確的興趣或專長之前,多方接觸各種類型的案件,她更鼓勵他們,有機會不妨也可以參與法扶案件。她表示,社會上還有很多人真的是必須接受法律扶助,才有辦法處理官司,但這些,卻可能是出生中產階級家庭的人永遠沒有機會看見的。透過協助處理這類案件,李晏榕律師看到了社會不同的面貌。她感性地說:「有時候我也很感謝我的當事人,因為他們讓我看見生命的韌性。」

「社會對新生代的律師們,的確是很不公平」李晏榕律師說:「我們那個年代的環境與條件,和你們這個世代就是不一樣。」隨著台灣邁入已開發社會,就業機會逐漸停滯,新進律師們能夠在社會上爬升的速度,早已遠不如三、四十年前。如何能夠發展出自己的專業,讓當事人覺得「非你不可」是這個世代的律師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最後,李晏榕律師建議新進律師們熟讀職業倫理規範,並祝福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風格、喜好,以最舒服的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