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2020寒假實習心得分享

當初在申請司改會實習時,我一直在想「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才適合這份實習?」而「我的人格特質是不是適合司改會的實習工作?」雖然寒假只有短短一個月,但我很慶幸自己有把握這份實習機會,到了司改會我才知道原來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對我而言這段經歷彌足珍貴。

其實剛來實習時,沒有馬上認知到這裡和學校不同,在日常的工作中沒有特定的學習方式與規劃。後來才知道從每一項工作中學習,原來就是實習中重要的課題,好在律師一向很願意給我思考的機會、同學也很樂意在討論中給我時間表達。要說在實習中學到了什麼確切的技能倒也不是,對我來說實習對我的意義在於讓我找到方向,在工作中知道往後要如何學習才能與實務接軌、往後應該要往什麼方向繼續精進自己才能成為一個有溫度的法律人。

法律政策部的實習內容雖然不像個案行動部直接接觸到實際個案,但從一開始修改劇本、整理校園模擬法庭教具包,到後來接手法案研究,最後彙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意見摘要、討論與總統及行政院長會面之說帖內容,都彰顯了團隊中溝通、討論、合作的重要價值。面對同一項事實,免不了會有很多種不同聲音,這也是我申請到司改會實習的初衷。因為真相往往錯縱複雜而無法滿足每一個人,跟隨輿論恣意批判何其容易,秉持公正客觀的立場以釐清事實真相卻又難以完成,我相信唯有不斷累積自身學識經歷,長時間遊走於實務及理論之間,或許方才能夠讓我更靠近事實真相。

在十多份的劇本修改中,一開始以為對我最大的挑戰會是法律適用上的問題,後來討論案例時才發現原來表達想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初每當完成一份劇本的修改時,我便會開始擔憂下一次的討論時間,所幸律師和同學們總是充滿熱忱且很願意給我機會參與討論並耐心等待我緩緩表達。在多次的討論中,也逐漸訓練了自我心理的突破及組織邏輯與分析的能力,雖然仍有待加強,至少這些機會使我找到增進自身能力的方向。即便修改這些劇本看似做的是瑣碎且重複性相對高的工作,但在過程中我找到了不足之處,也創造了自己對這份工作的價值,最後內化為自己的人格特質,讓成長回饋到自己身上。

而司改會是一個倡議型的非政府組織,主要任務之一為推動改革,實習最後一周的任務之一便是草擬司改會與總統及行政院長會面之說帖,在商議說帖論述的過程中,除了理解司法改革之迫切性與其並非司法人的家務事,而是全民參與的改革外,更有機會實際參與改革行動,體會改革之困境所在,我相信這是在其他機關實習難以接觸到的思考磨練機會。透過這次接觸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相關討論,了解目前實務上的弊病,即便往後或許不見得從事相關領域工作,仍能將在司改會所見所聞傳達給更多人,使這些現行司法問題受到更廣泛之重視與監督,促進司法改革有效且持續推動以提升人民對司法之信賴。
    
結束實習後這麼多個月,還是反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申請實習前,學校教授和系主任問我為什麼想到司改會實習,當時我說期盼自己能在這次實習中,看見司法對人的影響,據此反思自己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讓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更接近理想中的法治社會,未來也希望能將自己在司改會實習的經驗和他人分享,讓更多人注意到司法需要被更多人看見與監督。

學習不能僅依理論,甚至當我還只是一個學生,沒有理由侷限自己的眼界,唯有嘗試接觸實務工作,方能不斷累積自身學識經歷。由於想接觸教科書上所未能見到之實際因法律而蒙冤受難的人們,也想聆聽在第一線奮鬥倡議司法改革的法律前輩們的寶貴意見,感受法律人的溫度,並向優秀的法律前輩看齊,因此我來到司改會實習。在這裡我學習到的價值,便是當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便願意為了那個願景而付出心力,不需要特別傑出才能開始行動,但重要的是跨出開始的步伐才有機會創造影響力,影響力不分大小也不論對自己個人或對整體社會,只要積極正向都值得被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