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沒有法律背景的我,也可以為感興趣的議題做些甚麼
2021-6-01
我是一位高三畢業正在執行Gap year的學生,因為沒有法律背景,但是對這塊領域感興趣,因此找到了可以接受非法律背景實習生的司改會。原先我很擔心自己會不會甚麼都沒聽懂,實習就結束了,但後來我發現自己過度擔心了。原來沒有法律背景的我,也可以為感興趣的議題做些甚麼,以及拓展自己對社會議題的認識。
在實習的一開始,我參與了「查無此人」的展覽(太陽花學運訴訟歷程),當起導覽者。實際上我對這個事件幾乎是沒有印象,事發當時國小六年級的年紀,僅記得一群「暴民」衝進了行政機關。認識太陽花學運以及行動中受害者的訴訟歷程,是我原先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收穫。從中了解人民與國家的關係、思考判決的原因以及邏輯,當中也談論到似乎沒有解答的問題,例如:有無訂定禁制區的必要性?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導覽期間遇到了一位媽媽,她帶著兩歲的兒子一起來看展。結束導覽後,她竟說著說著流下眼淚,當下的我驚慌失措,莫名的也感到鼻酸。她說:「雖然我不是被警察打的那群人,但我看到那些畫面(警察攻擊靜坐民眾)……我不知道為什麼國家要這樣對待我們…」。在參加展覽前,我一直以為國家暴力僅指七十年前的白色恐怖時期,沒想到七年前也發生過未轉型正義成功的國家暴力。這個事實讓我震驚,在訴訟的歷程中看見國家如何隱藏真相,我擔心在未來某個又出現需要抵抗的時機,國家會用相同的手段對付人民。畢竟他們學會成功逃過一次負責任的機會,就有可能出現下一次。
司改會關注的議題非常多元,在展覽結束後我協助了編寫監所收容人權益手冊的工作,將複雜且難理解的文字「白話化」。在接到這項任務以前我曾未接觸過任何與監所相關的議題,更不用說會知道「監所」其實指的是監獄以及看守所。編寫期間時常要和司改會同仁開會,核對編寫的內容。某一次開會,司改會的同仁告訴我「妳正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一件很少人能夠撐下去完成的任務」,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和感動。確實,這個議題無法燃起人們的正義感。不過,正因監所議題非常「冷門」,所以更勾起我的興趣。編輯的機會讓我認識了與生活圈幾乎不重疊的一群人,看見不一樣的人生和處境。因為有機會編寫手冊,我參加了監所關注小組的監友通信計畫,和監獄裡的受刑人當起筆友。一方面透過編寫手冊了解監所的制度,一方面透過受刑人的描述來了解這群人的背景以及在監獄中的生活。
兩個月的實習裡,我感受到法律的議題和一般人(無法律背景者)之間的距離十分遙遠,正好透過我沒有法律背景的角度去「翻譯」複雜的文字,讓艱澀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平易近人。我曾試圖讓身邊的親朋好友重視議題,不過我發現,就算將議題都以白話的方式呈現,仍須要等待有興趣了解議題的一般人來閱讀,這是我感到可惜的地方,因為只要是議題,都多少與我們有關。因此,我非常喜歡做「白話化」的工作,希望我的文字能讓議題受到更多關注,或讓受惠族群了解其法律權益。
司改會的實習非常豐富,不只議題多元,也有很多團隊合作、與同事討論的機會。司改會會以實習生的學習計畫為優先調整實習內容,督導也很願意提供同學司改會的資源。我很喜歡這種實習的環境,更自由、更有彈性,同時我發覺自己應隨時保持疑問並主動找資源解答,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最大的收穫,而不是以一一完成方案的方式實習。我非常感謝司改的實習機會,讓我有機會接觸法律的工作現場,探索議題和自己的志向。實習期間不只有文字工作,也參與了實體活動、法庭觀察、研討會等活動,讓實習生可以拓展眼界,了解法律工作者的樣貌以及工作環境。
非常推薦給對法律或社會議題有興趣的同學到司改會學習喔!
特別感謝梅慧督導、張馳督導,以及瑋婷、均崴,謝謝你們在實習期間給我的所有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