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二次法庭實證觀察報告
1996-10-31
本會於八十四年八月及九月曾培訓律師與學生義工針對台灣高等法院(本院)及台北地方法院全部刑事庭法官之開庭情形,首度進行法庭實證觀察,藉以瞭解法官所踐行之訴訟程序,有無重大瑕疵或權力濫用?有無給予當事人充分陳述及充分辯論之機會?嗣於同年十一月廿一日完成第一次之法庭實證觀察報告,經是次實證觀察獲知上開被觀察法院之刑事訴訟程序存有不尊重刑事人權之嚴重瑕疵與弊端,該報告公諸媒體後,引起社會矚目,司法當局亦未敢輕忽。惟本會鑒於司法監督非一朝一夕之功,應落實長期化監督之功能要求,以收實效。職是,本會於八十五年八月及九月再度針對相同法院進行法庭實證觀察,藉以瞭解在上一次法庭觀察後一年以來,是否有改善?或是否有其他弊端?進而以此次觀察所得,鎖定特定草率辦案、妄視人權之法官,配合法官評鑑,將結果訴諸公評。
單位 | 觀察人數/總人數 | 百分比 |
---|---|---|
高院 | 61/72 | 84.7% |
地院 | 44/55 | 80.0% |
次數 | 高院(人數) | 地院(人數) |
---|---|---|
觀察1次 | 35 | 76 |
觀察2次 | 21 | 23 |
觀察3次 | 5 | 3 |
觀察4次 | -- | 1 |
觀察次數總計 | 92 (平均每位法官被觀察2次) |
135 (平均每位法官被觀察1.7次) |
觀察案件數 | 611件 | 524件 |
項目 | 高院 | 地院 |
---|---|---|
平均所定開庭時間(分鐘/案件) | 每件9.98分 | 每件9.64分 |
平均實際開庭時間(分鐘/案件) | 每件19.79分 | 每件22.34分 |
案件延遲比例(%) | 69.23%(611件中有423遲延) | 71.56%(524件中有375遲延) |
遲延20分鐘以上(件數) | 112件(占611件之19.5%) | 106件(占524件之20.2%) |
遲延40分鐘以上(件數) | 54件(占611件之8.8%) | 49件(占524件之9.3%) |
遲延60分鐘以上(件數) | 34件(占611件之5.5%) | 19件(占524件之3.6%) |
第一案件遲延比例(%) | 31.61%(92件中有30件遲延) | 40.79%(76件中有31件遲延) |
遲延10分鐘以上(件數) | 8件(占92件之8.6%) | 5件(占76件之6.5%) |
遲延20分鐘以上(件數) | 3件(占92件之3.2%) | 3件(占76件之3.9%) |
遲延30分鐘以上(件數) | 2件(占92件之2.1%) | 2件(占76件之2.6%) |
平均每件案件遲延時間(分鐘) | 27.52分 | 27.91分 |
項目 | 高院 | 地院 |
---|---|---|
法官遲到 | 34件(占8.04%) | 32件(占8.52%) |
法官沒照順序開庭 | 82件(占19.39%) | 93件(占22.13%) |
前面案件拖延 | 370件(占87.47%) | 317件(占84.52%) |
等待檢察官 | 2件(占0.47%) | 39件(占10.40%) |
等候公設辯護人 | 1件(占0.24%) | 3件(占0.8%) |
等候律師 | 25件(占5.91%) | 27(占0.72) |
其他原因 | 8(占1.8%) | 21(占5.6) |
高院(有/有+無) | 比例 | 地院(有/有+無) | 比例 | |
---|---|---|---|---|
輕侮謾罵 | 49/600 | 8.17% | 31/517 | 6.00% |
不專心傾聽 | 31/603 | 5.14% | 13/517 | 2.51% |
不讓充分陳述 | 40/600 | 6.67% | 22/514 | 4.28% |
主動詢問 | 308/339 | 90.86% | 214/227 | 9.40% |
律師要求詰問 | 24/46 | 52.17% | 2/15 | 13.33% |
5.3未附理由拒絕 | 3/35 | 8.57% | 2/14 | 14.29% |
試行和解偏袒 | 3/119 | 2.52% | 7/112 | 6.25% |
高院調查共457 | 高院審理共154 | 地院調查共100 | 地院審理共424 | |
有蒞庭 | 2 | 143 | 1 | 251 |
蒞庭比例 | 9.19% | 92.86% | 41.00% | 59.20% |
高院 | 高院比例 | 地院 | 地院比例 | |
依法判決 | 102 | 75.56% | 110 | 64.70% |
唸書狀 | 10 | 7.41% | 53 | 31.18% |
充分辯論 | 20 | 14.81% | 0 | 0.00% |
其他 | 3 | 2.22% | 7 | 4.12% |
總計 | 135 | 100.00% | 170 | 100.00% |
陪席法官不專心 | 受命法官不專心 | |
案件數 | 63 | 25 |
比例 | 40.91% | 16.23% |
第一次高院為二四‧五六分鐘,地院為二○‧五七分鐘;本次高院為二七‧五二分鐘,地院為二七‧九一分鐘。兩相比較,平均遲延情形遲延情形並無改善。
第一次高院為八八%,地院為七二‧四%,本次高院為三二‧六一%,地院為四○‧七九%。兩相比較,本次首件遲延情形可謂顯有改善。
第一次高院一○○分鐘,地院一三五分鐘;本次高院一三○分鐘,地院一六三分鐘。案件推遲而令當事人苦候情形,似有益趨嚴重情形,試想讓當事人一個案子等二、三個小時之久,豈屬合理?
發掘法庭文化背後的黑手—人民是否必須永遠面對案件量過重的法院?
從本會第一次法庭觀察乃至於第二次法庭觀察結果比較可以發現如下數點:
從上述報告可知,除了首件案件遲延之問題因法院派人按時「點名」而略有改善外,其他問題卻完全與八十四年度本會所進行之觀察結果無甚大差異。司法院暢言司法改革迄今,卻僅能於最形式化的問題上加以著力,對於實質上法庭文化之問題,完全沒有任何良方。
對於檢察官蒞庭行禮如儀,合議制形同虛設之問題,兩年來亦未有任何改善。因此,檢察官未認真實行公訴,導致法官容易越俎代庖地扮演公訴人的角色,形同球員兼裁判,此由法官往往對待被告有如凶神惡煞特別顯然。
日來法官發出「限量結案」的呼聲,而在觀察法庭的過程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法官案件量之負荷,確實使尊重人權、合理公正的審判難得一見。當然,我們絕不認同法官可以因為案件量過多就草草結案,但是,我們要對於司法行政當局提出嚴重的質疑,這一切的病灶、一切的問題兩年來依然故我,難道人民必須永遠面對這樣的法院?司法行政當局究竟何時才能拿出魄力去確實解決法官辦案負擔過重的問題?何時才能還給人民一個尊重人性尊嚴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