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執業心得 + 公費留考心得分享 - 陳彥君律師

2015/05/27 司改會為律訓所的律師辦理跳tone講座,邀請周宇修與陳彥君兩位律師分享自己至目前為止的律師生活,提供給即將踏上律師路的受訓律師們,不同的職業想像。本文精華內容摘要,感謝邱弘文律師協助文字紀錄。

今天謝謝司改會的邀請,來到這裡分享一些執業心得,說實在的,以我的資歷,跟到律訓所上課是動輒十五年或二十年的資深律師比起來,我應該是沒有甚麼資格站在這地方,但我想或許我離「實習」的日子,還不是那麼的遠(但一眨眼也很多年了…),對於那段期間所經歷各種好奇、憂慮或緊張等事情還沒有忘掉太多,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坦白說,我大學其實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並不是頂尖的族群,沒有拿過書卷獎,大一到大三都在參與社團或打球,有些課都挑很硬的但很想修的,而沒有挑分數甜的,而大四那年準備的研究所組別也不是對國考比較有利的民商法組,而是公法組,因此其實在準備國考當時,我並不期待自己可以是很快就考上國考的優秀學生。

但是,在準備國考的期間,實在很痛苦,因此我在考國考前,我許了願,願望內容是希望如果我很順利地在二年內考上,我要用一些很實際的方式回饋給學弟妹,例如:帶學弟妹一起閱讀、討論學者文章或讀書方法的分享。很幸運地,我大四那年應屆畢業就考上律師考試,因為考上後帶了幾屆讀書會,帶讀書會的過程,讓我覺得分享與討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後來也帶了幾屆讀書會,目的是希望幫助芸芸考生能夠早日脫離苦海。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有一些補教機構有找我教書,其實我一開始對自己能否任教是沒有自信的,但我後來仍然決定一試,主要有幾個理由:

如果自己的讀書方法或心得對部分考生是受用的,那麼透過教書的影響應該可以更大,而不只是只有讓自己母校的學弟妹知道而已;

訓練膽量及台風,我其實知道自己不習慣在幾百人面前說話,成為焦點,那麼,或許就更應該要試著去克服自己的恐懼或缺點。

因為帶讀書會,教課,所以會有很聰明優秀的學弟妹或很多各校學生來問問題,這個過程中,可以逼自己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組織一些想法,盡可能用淺白的話、舉例子的方式回答別人的法律問題,而且回答多次了,自己對於某些法律見解的運用也就越來越熟悉而不用再查找,也因為要更新教材,所以必須不斷地追蹤最新的實務見解。

這樣的經驗,我個人認為對於一位訴訟律師,在法庭上的臨場表現,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畢竟在開庭前,即使你已認為準備很充分,但無可避免地仍會沒有辦法預料法官會當庭問甚麼,甚至對造律師或檢察官臨時以言詞方式提出甚麼攻擊方法。所以在教書時,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回答學生所提出來的各類法律問題,這也是很好的訴訟律師訓練的一種意外收穫,算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吧。

因此,回顧以前帶讀書會的過程及教書的歷練,對於執業發表書面或言詞意見時的口條、膽量、邏輯思考、思考素材的累積等各項層面,給我很大的幫助。

會談這一段的過程,當然不是要各位一定要去教書,而是如果你們現在在找到實習之前,還有一段比較悠閒的時間,可以的話,盡可能把你還沒有忘掉的念書心得、思考架構分享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出發點當初只是想幫助痛苦的考生,但沒有想到有一天可以幫助到自己,這個幫助到自己,除了剛剛我所說的勇氣、口條、邏輯思考、知識累積的訓練外,也包含等等我要提到的公費考試。

如何選事務所?

當時選擇○○聯合法律事務所是因為有一位朋友在該所任職,他提到事務所上有很多公法案件,與我專長相符,因此他就引薦我就去應徵該所,在當時,同時也有應徵上其他大事務所,最後選擇○○聯合法律事務所的原因,除了是因為其中一個主持律師是附中的校友,面談時很親切外,我想第一份工作,倘若可以學以致用,讓我自己可以從工作中獲有成就感,或許對於執業時所遇到的挫折比較不容易失去熱情。坦白說,其他間大所的招募也很吸引人,但我認為學以致用是很好的事,所以我才選○○聯合法律事務所。

另外,各位你在應徵事務所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如果該事務所人員流動非常頻繁時,你可能要去打聽一下原因是甚麼?當時我進○○聯合法律事務所也有五位以上的律師離開,打聽之後發現有些是當出國深造、當兵、考上法官或是出去合署等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聽完這些原因,感覺就比較安心。

實習經驗

當時引薦我進去的朋友,跟我說要常跟庭,多觀摩法庭的活動,畢竟當上正式律師後,就可能會更忙或不好意思去跟別位律師的庭,而像偵查庭更是要掛名受任律師才可以去,所以實習期間也常跟偵查庭。

由於在實習期間,合夥人或資深律師還是會指派工作給你,為了兼顧跟庭與處理被交辦的事務,我常常白天都在跟庭、開會跟律見等,晚上就留下來處理被交辦的事情或寫開庭報告,所以這是我第一個月實習幾乎很常晚上11點左右才離開事務所的原因。

當時,我會這樣做的原因,並沒有誰要求我,是因為我自己很擔心變成正式律師時,被人家發現這個怎麼都不會,實習沒有學嗎? 雖然,一直到現在是正式律師之後,我還是有很多不會的地方。不過這段實習期間,就我個人經驗,如果夠努力的話,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但相對的,休閒、娛樂、睡覺的時間都會被犧牲掉,請大家量力而為。

跟庭注意事項

第一點:「跟庭」絕對不是單純「人跟著去開庭」!

強烈建議各位必須要事先拿卷宗來閱讀,開會亦同,但不要在律師開庭前一、兩天才跟該案承辦律師拿卷,因為承辦律師可能要事先準備(補充:這道理跟聲請閱卷一樣,開庭前一、二天法官也要看卷,書記官就可能無法給閱,所以借卷來看的前提當然是不影響主要承辦律師撰寫書狀),最好十天前或一週前就先借卷來看,如果是複雜的政府採購案、貪污案件或是更審案等,建議要預留更多時間,因為卷證龐雜。看卷的時候邊看做筆記,在開庭時,才可以比較快進入狀況。至於有那些庭可以跟,通常一般事務所所有電腦內部會有連線系統,可以查詢每位律師行程為何,以便事先協調。

第二點:跟庭要動手-做筆記。

若跟的人是合夥人,他可能會幾乎把庭後交辦事情全都請你處理,因此跟完庭後把開庭作的筆記盡快寫打成文字檔,並撰寫開庭報告,經合夥人或主辦律師確認過後,再發給當事人/客戶,並副本給承辦律師及秘書,這工作最好當天或隔天就要完成,記憶比較深刻,畢竟有的客戶也等不到筆錄下載就想知道開庭狀況了。

記得發開庭報告的信件給客戶時,附帶告知一週左右會請秘書把筆錄寄給當事人/客戶存查,以善盡受任人的報告義務。

第三點:跟庭、律見、開會其他注意事項:

記得要帶實習律師證、名片、之前看卷後的筆記整理。
跟偵查庭時,宜確認檢察官同意陪同後,再進去偵查庭。

撰寫書狀或法律意見的注意事項

首先,實習時,幾乎所有法律問題對實習律師都是陌生的,除了從一般國內外法律資料庫查找外,一般事務所都會有歸檔資料區,建議可以請教有相關經驗的律師或資深行政人員,他們會告訴你去哪裡找資源最快,你就對你要處理的問題比較有方向。我們台灣人比較害羞,少問問題,可能怕人家覺得自己不認真,但其實我們要問的只是途徑,不是一開始就不認真只是伸手要答案。

提醒各位,撰寫書狀引用地院或高院的實務見解、或是決議時,要注意該見解、決議是否仍被維持,不要用了一個已經被最高或上級法院撤銷或其他決議變更的見解,那很不妙!

其次,有很多行政人員對於行政事務的處理都很有經驗,他們或許不是給你專業的法律意見,但對於一些相關手續、行政事務部分很強,例如請謄本、閱卷、辦理提存、(補)繳裁判費、向不同客戶請款等都很有經驗,所以不要害怕提問。

基本上,我的習慣是寫完書狀或法律意見經所內程序確認後,掃描轉成PDF圖檔再寄給客戶,並在e-mail大致說明該法律意見或書狀的策略架構,如有任何意見,請來電或來信討論後,我們律師再看看做甚麼樣的調整比較妥當。會這麼做是因為,一方面讓客戶先有一個藍圖或想像之後,再來閱讀律師所撰寫的艱澀法律文書;二方面是因為有些客戶會在word檔恣意修改書狀內容,書狀可能會被改得亂七八糟,如果客戶又沒有用追蹤修訂,你還要逐一核對修改內容的話,會很浪費時間,並延遲出狀進度。

這邊要特別提到,如果各位日後在跟客戶溝通過程中,與客戶有法律意見上的歧異而難以說服或達成共識時,可以先請教合夥律師的看法,看看是要折衷、還是接受客戶想法、還是維持原案或有其他方式。有時候合夥律師一出面跟客戶討論,有些客戶就不再堅持己見而尊重你的意見了。這樣的溝通雖然辛苦,但是必要,以免被客戶抱怨,辛苦之餘會夾雜很深的無力感。

此外,身為律師,除了可能需要撰寫書狀外,也會有很多法律意見書要提供,而正式法律的書面意見提供的對象通常是私法人或行政機關,這些私法人或行政機關的內部可能有一些經年累月的習慣、既定的政策方向或人事的糾葛,而這些非法律層面的問題,就必須請教合夥人或資深律師,因此有的時候法律意見的內容,可能就不只是就法論法,因為很多問題可能不是出在法律面,而是人事面、政策面、財務面上的考量,只是客戶用法律問題的名義來請教律師。

還有,如果當事人提出的法律問題不明確,建議去電或回信確認問題,不要一拿到問題就先埋頭苦幹查找資料;若你發現來信提問,可能意圖在做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事,就要報告資深律師或合夥人,詢問處理的方向,跟客戶溝通後,再決定是否及如何動筆寫意見。

最後,撰寫法律意見書,要根據來信詢問的對象、事實情狀及不同合夥人的習慣,修飾語氣與用詞,這些都宜一併注意。

哪間事務所實習較優?

哪間比較優? 我不能幫各位做決定,至多分析一下偏大型事務所、偏小型事務所的特點,以及叮嚀各位不要去雷所(學員大笑……)有些學弟妹不信邪去應徵雷所,想說先卡位,但經過精神凌虐後受不了,覺得律師沒有人性尊嚴可言,十分失望…所以我覺得選擇第一間事務所很重要的,若目前沒有覺得很好的缺,不要硬著頭皮投履歷,否則到時要離職也不是,不離職也不是,進退維谷。

基本上,看你想去做哪種類型案件的事務所,至於那些事務所是甚麼類型,業界打探或是面試時詢問就會大概知道。中小型事務所是你有時要學習處理所有法律及行政事情,也很容易就有自己去開庭、調解、跟客戶開會的機會,若未來要自己開業執業的律師,這是蠻好的訓練。

中偏大型或大型事務所好處是你會碰到很多不同專長的同事,大家一起TEAM WORK,資料庫豐厚,當然處理的案件也就相對複雜辛苦,但一開始實習或是前一、二年,事務所未必能夠讓你獨當一面,因為資歷太淺。

若對於未來執業還沒有清楚的想法,我想興趣的發展還是最重要的,這可能等到你真正執業後了才會知道,如果待在原本的事務所真的不喜歡,再轉換事務所也不是不行。

關於公費留考、留學的申請

今年公費考試的簡章剛出來,報名時要檢附語言檢定成績,除了傳統法民商事、刑事法、基礎法學、社會法等領域外,還有「能源與環境法」、「海洋法」、「國際民航法」、「移民法及移民政策」…等領域,每個領域全國只有一名,考試基本上是每年十月先筆試,之後會篩出筆試一至二人最高分後,十二月再進行面試,約莫年底放榜。

這幾年台灣公費補助的走向是獎助金有調降的趨勢,以分配更多名額,鼓勵更多人出去,但是,美國LLM學費每年在漲,目前一個LLM一年學費大概是4 萬 8至6萬元美金不等(以US NEWS前二十名的法學院為例),加計生活費之後,至少要準備250-300萬台幣去燒,所以想要出國的同學要有心理準備,因為美國LLM的學費很恐怖地不斷在漲,而且教育部公費沒有辦法補助全部的學費,自己還要負擔很大一部分的額度。

也就是因為出國念書很貴,因此大家可以去試看看考公費,不要覺得不可能,因為我當年去考也是不抱甚麼希望,考前一天還在想要不要棄考,畢竟當律師時根本沒甚麼時間準備,但可能是我先前帶讀書會及備課的經驗累積,讓我僥倖獲得這個資格,否則論法律的優秀程度,我並不比許多博士班的學長姐來的傑出。如果大家認為傳統法領域太競爭不好考,可以準備看看比較不是那麼熱門的領域,我有一些律師朋友就有考比較特殊的法領域也考上,現在也在國外深造。

如果你考上律師後到實習之前,或是實習期間沒有那麼忙,那麼建議去考英檢、多益或托福,保持與英文接觸的感覺,日後應徵工作或申請學校可能都可以用的到。

申請國外學校時,在校成績、語言成績、工作經驗會是三大重點。在校成績已經來不及改變了的話,可以透過工作經驗及考語言成績來補足。至於出國你想要拿甚麼樣的學位或是否要念特殊的program,我認為我自己是必須要累積一定工作經驗,才會知道自己要進修甚麼,而且有了五年以上的工作經驗,CV及SOP寫起來也比較豐富。不過,當你累積一定的人脈、社會地位、工作經驗時,要放棄這一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回來不一定能夠拿到期望待遇,所以這部分要謹慎考慮。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如果是US NEWS所公布的法律專排前14或前20的學校都很棒, 20-30名的學校也有很多都很具有特色。例如: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智產權法、國際法、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智產權法、Boston University 的Banking Track等。各個學校都有它的強項,選校時,城市/地點、氣候、學費、遠親、指導教授建議…等等因素都可以考量,排名雖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選校的考量因素。如果是攻讀博士與LLM的選校考量也都不同,前者因為年限久,所以獎學金發給的額度及氣候(影響心情)會占很重要的因素。

Q&A

學員提問:當事人問的問題不知道如何回答或似乎質疑年輕律師的專業能力時,該如何反應?

剛開始執業時,確實我有被客戶誤認成是秘書過(笑)。其實這要看對方問的態度,若你發現他其實有答案,卻故意要問你,那你可以先問他的想法大概是甚麼,我們可以一起討論集思廣益。

如果你對於他的提問無法回答,建議先再確認釐清他的問題,以及問題所根基的事實背景,並表示為表慎重、維護他的權益,你會把問題跟資深律師研究後再回覆,大部分當事人聽到也會比較心安。基本上,每個律師不可能甚麼法律問題都會解決,但我建議不宜不懂裝懂而先答為快。

學員提問:如何平衡生活?

坦白說,律師工作辛苦,這大家都知道,一開始因為年輕,又是女性,可能很多人可能覺得妳可能辦不到,或是認為妳是運氣好,或是仍然認為男性比較適合擔任律師或法律專業人士。所以即使很累,前面幾年初入職場時,我仍然希望可以透過努力與專業知識的累積,盡可能破除這樣很隱微的刻板印象。就像是我會去報路跑活動、馬拉松,訓練自己的耐受力,等到過了撞牆期,就會發現其實妳可以克服的。這幾年,因為經常性事務的處理逐漸嫻熟、大家也比較肯定你的能力之後,我自己也比較能平衡休閒與工作的比重了,當然這部分我要非常感謝我的母親,她處理了大部分的家務瑣事,讓我可以專心致力於工作上。

結語

最後,希望有一天各位脫離菜鳥律師行列,也記得不吝於對你/妳所遇見新手律師,伸出援手,畢竟你我都是在這份具有高壓性質的工作之下,一路跌跌撞撞、摸石頭過河,慢慢走(爬)過來的。祝福大家未來執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