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蔡總統,司改制度能如鷹展翅嗎?

國家能否偉大,在於有決策權力者是否有前瞻的視野,願意傾聽人民的聲音,有無過人的勇氣與智慧,為人民建立可長可久的關鍵制度。

1996年迄今,台灣已舉行過7次總統直選,現在大家視為當然的總統直選,成為民主的台灣有別於極權的中國最大的象徵。回顧1992年,在野的民進黨主張總統直選,而執政的國民黨主張間接選舉,經李登輝總統深入基層,了解民間要求人民直選的理由,參酌在野民進黨的意見,堅定主張總統全民直選,當時遭國民黨保守勢力反擊,於1992年的國民大會修憲過程並未通過,李登輝總統仍未放棄,繼續努力,終於在1994年7月召開的國民大會決議自下屆(第9任)總統開始,實施正副總統直接選舉,這個「創造性的破壞」制度,讓台灣翻轉,奠定民主重要基石。

今年蔡英文總統520就職前,中華民意研究協會針對她的重要施政項目滿意度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蔡總統執政4年來,有65%民眾滿意蔡英文表現,不滿意則有22%;其中,司法改革方面民眾不滿意度較高,有45%不滿意,39%滿意,是唯一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的項目。蔡英文總統2016年曾親自召開司法國是會議,邀請民間過半的非法律人參與,做成多項重大決議。相較歷任總統,蔡總統對司法改革的投入最深,但為何迄今仍不見成效?

2019年司法院委託中研院所做的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顯示,52.5%人民認為判決不公正,66.4%人民不認為審判是獨立的,50.8%人民不信任法院。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有70.8%人民認為有助於增加對司法的信任,可見提升人民滿意度的關鍵制度就是國民參與審判。問題是,要實施哪一種國民參與審判的制度?

有關國民參與審判,司法院最先提出的觀審制,就是從自認司法很好,只是人民不了解,人民來法院看看,就會知道法官辛苦的心態出發。嗣後,在各界反對下,司法院才提出日本的參審制,但其本質仍然不相信人民,6位國民法官需要3位職業法官的指導牽制。

在蔡英文總統召開司改國是會議時,民間委員多數主張陪審制,官方日本參審制與民間陪審制的意見各得7票,不相上下。

今年司法院無視司改國是會議民間委員陪審制的主張,在立法院提出的國民參與審判,竟完全排除全世界52個國家採用數百年的陪審制,情有獨鍾僅只日本一個國家實施11年的參審制,對於超過170個民間團體主張的陪審參審二案試行,也完全回絕。司法院既然堅持原點,蔡總統又何必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呢?

司法院為何不願傾聽民意,令人人百思不解?凸顯司法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司法體系的官僚保守與自我感覺良好。早不被人民信賴的司法,竟以不信賴人民的心態堅持日本參審制,不是很諷刺嗎?

蔡英文總統領導民進黨全面執政,在3個在野黨支持陪審參審二案試行的現況下,吾人期許蔡英文總統能有更前瞻的視野,傾聽人民主張陪審的聲音,以過人的勇氣與智慧,建立陪審參審二案試行之制度,以「創造性的破壞」為司法的民主化建立可長可久的基石,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 本文刊登於2020.6.10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