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新書座談《用藥少年——寫給老師的校園法規與輔導實務》
2023-11-02
※《用藥少年——寫給老師的校園法規與輔導實務》作者群在2023年10月28日新書發表會,分享合作本書的心路歷程,以下是當日活動內容的簡要摘錄
本書總策劃林俊儒和基地文化柯哲瑜,為本日新書發表會活動取了一個貫通全程內容的標題:『飛行少年早知道』,同時這也是哲瑜與俊儒為本書議題創作完成的歌名。
作者群共同協力寫成本書,這趟過程集結了許多人的善意,讓我們得以走在一起。
俊儒謙稱自己只是聆聽及紀錄,在前期做了很多田野調查及訪談,並參考國內外實作經驗。
執筆作者在過程提供相當多的協助,包括:玟如回應手冊定位並提供撰寫方向的建議。
修梧是監護處分及精神衛生法倡議的工作夥伴,一同觀察司法實務見解的光與影;
芷涵在學校服務,子玲是劇場導演,子萍是民間社團(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社工,
少年輔導會的社工偉銓,以及少年調查保護官嘉菱都從少年事件法實務工作提供建言。
除了執筆作者之外,還有許多參與討論並且提供意見的諮詢協力夥伴。
執筆作者期待將各自知道的「什麼」——相處談話、藥物理解、少年心中世界、法令程序及司法實務知識、工作同盟(個案會議)——透過這本手冊介紹給第一線的老師。
社會改變跟青少年有關。用藥議題是跨領域。面向「用藥少年」這項議題找到方法,也是尋找社會往前走的動力。本書就現行規定和制度運作,從輔導管教的位置、角色、功能及處境加以書寫。是一本希望為跨域合作提供能力及技巧的實用手冊。
15歲左右的青少年的心思及壓力,不是「向毒品説不」這麼簡單。因此論壇劇場到校的執行計畫,早和主管機關取得共識不是反毒。烏犬劇場論壇的戲只會演一半,然後是和孩子(學生)討論他們的選擇,討論現況的批判。
把劇場論壇寫成教案,談生命、情緒的教案,是原本的構想。後來幾經思量「萬能教案」的後果,可能無助於切割、羞辱、排斥的態度,轉而寫在學校的過程和思考。烏犬劇場理解,老師一個人做,太困難了;這是不再讓你孤單的一本書。
反毒恫嚇宣傳下的用藥者圖象描繪,往往不切實際,用藥者研究的設計侷限,也未必呈現用藥真貌,以致宣傳和實際有出入,給學生的印象可能就是老師所言不是真實。
修梧關注減害制度的實作,其中用藥對使用者的傷害及影響程度,則是跟怎麼看自己、怎麼人際相處互動有關。
玟如社工實習期間在戒毒村的生活,她說當是已是「減害」的實作,雖然當時還沒有「減害」概念。從社工助人者的角色移動到大學老師,作為教學工作者,玟如更關切用藥孩子的狀態,也支持用藥的學生的主體性。
常常有人說「是藥三分毒」,玟如提出「是毒三分藥」的想法,比方為了心理平靜的物質使用。
在教學上,學生會問老師答案,玟如的議題觀感是,人生的議題沒有答案;人生只是途徑。
理解一群人,先備知識的前提是這本書的初衷。
對綠金產業運作脈絡的瞭解,對孩子的角色(頂罪、減刑、貧窮問題與毒品)、對生活健康資本潰乏的瞭解;對協助用藥少年的社工來說,了解綠金產業與孩子缺乏生活資本並即時提供補充與支持更為重要。
期待「知道」和「不知道」用藥先備知識的所有人,都能和平共存。
我們很重要的就是在做連結,把社區資源串連起來。
而你願意和孩子連結起來嗎?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
探索人生方向的青少年,
偶爾會搭乘偉銓的車(焦點號)。
社工和孩子在車程路途上,是處遇?還是治療?
不,其實更多的是聽他們聊天的彼此陪伴。
偉銓試問聽眾:
可是如果你的陪伴,後來孩子不往那條你期待的路,是否你還願意接受和連結?
偉銓在新書發表會分享,就如同他書寫的,是對話而不是答案或技術。
本書後續有沒有民間社團和公部門合作計畫?
本書最後對象鎖定教師、和老師對話。在書籍形成過程,內容取捨有沒有遺珠?
在監獄任職過的諮商心理師認為本書呼應自己的歷程經驗,用藥本身不是問題,是人生的無奈和辛苦的結果。
社工系學生關於用藥少年有經驗落差且所知有限而對於未來的社工服務工作感到困惑及掙扎
戲劇是關於人的種種。從劇場教育工作經驗而了解到其實我們知道的很少。於是對「幫助」「高關懷」這些命名懷疑、反思。不希望由於知道的太少、極度尷尬、反而縮得更裡面、不敢行動。「助人」這個命名不是那麼重要,行動中的我們每一位都是文化研究者。
「正當性」例如過來人、同理心等等,這些議題在社工不成立,不然社工工作就沒法做了。社工服務是互惠的過程。
寫《用藥少年》,在決定我負責寫的章節內容時,我不只是學校系統的師者角度,也回首過去我當社工的原點往前看。雖然先花時間整理過去,但同時我已經在移動。學校體制以外的人看這本書也是領域的移動,我覺得好比《海賊王》,每個角色找到各自功能。
要讓公部門和民間團體開啟合作、連結資源,我們要像一個說故事的人,要讓別人知道這是可行的,而且不是只為了合作而做,要問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理清你的目的是什麼,有目標的解決問題。
律師也是會意識到自己很多事情不知道。我們都不知道許多事,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用藥少年》這本書強調跨領域,呈現立場、態度、想法、建議,等待有志一同者未來進一步的合作機會。
本書形成的過程中,自己是聆聽者,為大家整理、紀錄,讓夥伴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家決定寫這本書,也是一種「現身」,讓自身的價值、立場、取捨、理解被看見,並藉此產生對話的語言,找到教學現場相互溝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