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透明,真誠對話,是司法受信任的關鍵~全民司法改革運動記者會
2016-7-15
為追求一個健康的司法,以「建立常設性司法改革機制」為目標,民間司改會於今年5月開始進行「全民司法改革運動」。第一階段透過網路投票活動,並到全台19個法院實體收集人民意見,透過許多民間團體提供意見及近1800位民眾參與後,選出33項「人民最有感的司法問題」。
隨著第一階段的票選結果揭曉,進入第二階段「司法問題的成因分析」。在NGO代表們、法官、檢察官、律師、學者、員警、媒體工作者共同參與下,進行多次的訪談、撰寫報告,舉辦三次工作會議。並於07/02、07/09進行兩場專家評估會議,兩次與會邀請專家,謹守法律專業人士未過半的組成方式進行討論,終於就前12名的司法問題,完成極具參考價值的分析報告及心智圖。(分析報告均已全文上網)
在我們逐步釐清眾多司法問題背後,有許多可能的共同成因,是解決紛雜之司法困境所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包含:公民養成的問題、重視同僚與上意的司法文化等問題成因。更重要的是,分析過程中,所有資料,包括訪談、會議紀錄及分析報告,均公開上網,讓民眾可以閱讀討論;而會議進行的過程,也全程錄影公開(兩次專家評估會議均全程直播),並把網友意見帶入會議中,讓網友也能參與討論。透過公開、透明及擴大參與的方式,認真誠懇的討論司法問題。
之後我們將邁向第三階段:尋求對司法問題解決辦法的共識。由於這一階段的討論涉及執行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因此參與者,除了一般民眾與專家之外,我們也規劃邀請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包括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以及官方代表參與,以針對執行上可能遭遇到的困難交換意見。
在舉辦全民司改運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會議主辦方的心態必須修正。如果會議的主辦方已經預設了會議的結論,那麼無論怎麼舉辦會議,反而會讓參與者感到不受尊重失去討論的信心。唯有不設立場的舉行會議,並找來各方利害關係人,包含第一線的司法人員、員警、監所、媒體工作人員,確切的聆聽他們的難處與需求,並邀請包含社會學、記者等各方學者專家來分析問題,這些司法問題才能真正被看見、被解決。
蔡英文總統於520就職演說中表示「司法必須回應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並表示要進行「全民參與的司法改革」,言猶在耳,卻於近日(07/11),提名謝文定、林錦芳為司法院正、副院長,送交咨文函請立法院同意。此兩位正、副院長提名人選過去「行事風格保守」,對改革司法相關訴求甚至強悍反對,民間社團對其等適任性質疑聲浪不斷,如何落實司法改革,實有疑問。且總統府公佈之《司改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設置要點》中,未見對於對資訊公開透明的規範,全民參與恐流為空談。
因此,共同參與記者會之社團與民間司改會共同呼籲,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當然亦包括總統府與法務部)應承諾下列事項,並且呼籲國會應嚴謹審查程序,倘若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無法明確承諾,並應予以否決提名。
附表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林永頌董事長
婦女新知基金會/秦季芳主任
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羅士翔律師
台灣人權促進會/邱伊翎秘書長
天主教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阮文雄神父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高榮志律師
執行長 高榮志律師02-2523-1178